南村群童模拟器是一款以中国乡土文化为基底、融合开放世界探索与物理互动玩法的沙盒游戏。玩家将扮演20世纪90年代的乡村孩童,在动态生成的南方村落中体验掏鸟窝、摸鱼、滚铁环等传统游戏,参与稻田农作、节日庆典与村落建设。游戏采用真实物理引擎模拟自然生态,结合四季更迭与方言文化系统,打造自由无拘束的童年冒险,重构数字时代的乡土记忆。
游戏玩法
动态村落生态链
村落生态系统由1200+交互元素构成:捅马蜂窝会招致蜂群追击,但可换取养蜂人奖励;破坏秧田将触发村民追打事件,需躲进水车房避风头。动物行为遵循真实习性——雨季青蛙聚集水塘,惊蛰后毒蛇出没竹林,玩家可通过观察自然现象预判事件。
物理引擎野趣互动
自制玩具需符合物理规则:竹筒水枪射程受竹节长度与气压影响,滚动的铁环遇到石子会弹跳变向。复杂机关如“连环捕鼠器”需计算木杆支点与配重,失败设计可能误伤自家看门狗,触发阿婆上门索赔任务。
季节限时任务链
春耕时争夺插秧比赛冠军可提升家族声望,秋收后稻草堆迷宫隐藏族谱碎片。冬季限定任务“雪夜守山”需在零下体感中维持篝火不灭,冻伤值超过60%会强制卧床三天,错过除夕祭祖仪式。
游戏优势
零付费完整内容
所有道具与场景免费开放,皮肤系统改为“泥渍成就”——滚泥塘50次解锁“泥猴王”称号,爬树高度累计千米激活“人猿泰山”特效。付费DLC仅为第三方非遗保护基金捐赠通道。
方言语音生态
收录七大南方方言区语音包:闽南语版“讨海人”传授潮汐赶海技巧,客家话村长发布任务带山歌韵脚。玩家方言答题正确率影响NPC好感度,误将湖南“搞么子”听成“割麦子”可能领错农具。
千元机沉浸体验
采用低多边形水墨渲染技术,红米9A等机型可流畅运行200只萤火虫同屏飞舞。触控操作优化“甩泥巴”手势——单指划弧线投掷准确度达90%,重压屏幕模拟踩水坑溅射物理效果。
游戏特色
非遗手艺传承
向村中匠人拜师学艺:编织竹蟋蟀笼需掌握六角孔编法,制作孔明灯失败会引发稻田火灾。连续完成30件合格工艺品,可受邀参与市集摆摊,收益用于扩建秘密基地。
动态天气灾害
实时气象数据同步游戏环境:现实台风预警触发游戏内“抗洪护堤”限时任务,玩家需用沙袋堵住村口溪流缺口。干旱季节偷玩火折子可能引发山火,需召集全村孩童挑水灭火。
村落建设系统
收集废弃材料建造据点:瓦罐搭瞭望塔,旧门板改造成滑梯。设计不合理会导致结构坍塌,压坏菜地需用捉泥鳅赚的铜板赔偿。百名玩家协作可复原宗祠建筑,解锁失传的族谱剧情。
游戏亮点
实景扫描AR玩法
手机摄像头扫描现实环境生成游戏场景:客厅地板变成小溪,书架化作悬崖峭壁。扫描公园长椅触发“秘密基地争夺战”,需用弹弓击退虚拟对手守卫领地。
乡土文化解谜
破解祖传谜语获取宝藏:“四四方方一座城,里面住着十万兵”指向谷仓底层的象棋残局。农历七月半点燃河灯后,需根据水流方向找到淹没的古碑,破译明代童谣暗号。
跨世代社交系统
中老年NPC由真实用户扮演:玩家爷爷辈用户可发布“代际任务”,如教会孙子辈玩家打陀螺,成功后可解锁1980年代怀旧皮肤。家族树系统支持三代同堂协作建设村落。
游戏内容
主线童年编年史
从6岁“光腚娃娃”到12岁小学毕业,经历抓周礼、开蒙仪式等成长节点。隐藏剧情“消失的弹珠”需追溯1998年洪水事件,揭开村口老槐树洞中的时光胶囊之谜。
联机村落战争
8人阵营对抗“夺旗大战”:红队用竹竿攻占晒谷场,蓝队借稻草堆迷宫设伏。禁用现代武器,胜负取决于自制陷阱巧思——触发“粪坑炸弹”可使对方全员臭气值爆表溃逃。
节气文化副本
清明制作艾草青团可降低中暑概率,冬至竞赛包汤圆数量影响春节红包厚度。惊蛰当日雨后可挖到百年蝉蜕,卖给游方郎中换取“百毒不侵”临时BUFF。
游戏点评
文化共鸣引发情怀热潮
90后玩家泪评“稻草堆气息透过屏幕扑面而来”,民俗学者称赞“端午赛龙舟细节还原地方志记载”。海外华人通过游戏教会ABC子女用方言喊“阿嬷”,相关视频播放量破千万。
物理机制激发创造力
工程师父亲与孩子用游戏原理制作现实版“水力风车”,教育机构开发“竹结构承重比赛”课程。速通玩家研究出“利用蛙鸣共振引开恶犬”的邪道攻略,写入游戏百科。
跨世代社交成现象
孙辈玩家为完成“代际任务”主动联系乡下爷爷奶奶,带动家庭微信群活跃度提升300%。非遗传承人在游戏中收徒超2万人,线下工坊报名人数同比增长17倍。
详细信息
- 文件大小:93.79MB
- 当前版本:v1.0.3